文╱星雲大師

管理學是一門學問,所謂人事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

這些管理都還容易,但心的管理就困難了。

因為心有太多種,善心、惡心,好心、壞心,信心、

疑心,貪心、瞋心、痴心等等,

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能夠把自己的心管理好,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

 

如何管理,以下四點提供:

第一、用捨心來管理貪心:

《大智度論》:「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生瞋恚,

此結縛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痴,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貪得無厭、自私自利之人,不但障礙修行,也不得人緣。

如果能轉貪心為喜捨心,廣結善緣,捨掉自己的分別執著、

貪愛束縛,將歡喜、方便、希望布施予人,自然無所罣礙,

獲得自在。所以,人的貪取心能減少一分,

喜捨心便能增長一分,則福報就會不求自生,

因此「有捨必有得」。

 

第二、用慈心來管理瞋心:

有的人瞋心一起,則口出惡言,大動干戈,甚至殘殺生命,

如此一來,智慧沒了,理性被蒙蔽,不僅惱害眾生,

也障蔽本自清淨的佛性。所謂「瞋心能燒諸善根」,

為人處事,要能但從柔處不從剛,但從慈心不瞋恨。

調伏瞋惱,以慈心來管理,不但能對治自己的瞋心,

也能化解他人的瞋心,達到冤親平等,問題也才能解決。



第三、用智心來管理痴心:

所謂「愚痴無明生眾苦」,愚痴乃人生大病,

是對世間認識錯誤,對因果顛倒看法,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

使人縱欲逐世,聞善生厭,是吾人起惑造業、輪迴生死之本。

因此,佛教以般若智慧來引導愚痴,懂得觀察因緣,痴心則減少,

頭腦自然冷靜理智,條理清楚,處理事情才能圓滿順利。

 

第四、用虛心來管理慢心:

與人相處,自恃聰明而驕傲自滿,這是我慢心;

自己事事不如人,卻不願向他人請益、學習,

甚而暗地誹謗對方,這是卑劣慢。

有位哲人說︰「宇宙只有五尺高,六尺之軀的人要生活其中

,必須低頭才能順利。」

我慢的高牆不僅隔絕自己的視野,也交不到朋友。

若以虛懷若谷之心待人,反而更顯高貴,

別人也會更肯定我們的成就,與我們來往接觸。

 

其實,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所謂「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

將自己的心先管理好,讓自己心中有時間觀念、空間層次、

做事原則、情緒管理以及大眾的利益,心地才能夠慈悲柔和,

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是最高的管理。

 

 

以下是「心的管理」四點

第一、用捨心來管理貪心,  
第二、用慈心來管理瞋心,
第三、用智心來管理痴心,  
第四、用虛心來管理慢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星雲大師 心的管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初心 的頭像
    初心

    初心問路

    初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